探秘遺址、尋訪古厝、漫步福道……
國際媒體聚焦福州 感受閩都文化和城市發展 2021-05-26 10:47:50?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陳美玉
參訪團一行在三坊七巷參觀采訪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東南網5月25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25日上午,“中國有約?遇見福建”2021年國際媒體主題采訪活動在福州啟動,當天參訪團一行探訪了三坊七巷、新店古城遺址公園和福山郊野公園,用腳步實地感受閩都文化的魅力和城市的發展變遷。 三坊七巷是參訪團在福州采訪的第一站。位于福州南后街的三坊七巷見證了福州的歷史變遷,自晉、唐形成起,便是貴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國走向輝煌。坊巷內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館”,也是中國都市僅存的一塊“里坊制度活化石”。 白墻瓦屋,石板小路……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訪團一行走街串巷,先后參觀了嚴復故居和水榭戲臺,還觀看了一場精彩的閩劇表演。在庭院內,精致的木雕,馬鞍形的風火墻,獨具閩都特色的歷史文化建筑,讓不少第一次到福州的參訪團成員感到震撼,來自加拿大的網絡名人柯克·阿佩蘭被三坊七巷古色古香的建筑吸引,并對閩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時拿起手中的攝像設備拍下所見所聞,表演結束后還上臺和閩劇演員們進行合影。 “看完三坊七巷的建筑后,覺得非常的驚奇,第一次看到在湖上面搭的戲臺,很有特色?!?柯克·阿佩蘭提到,“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這句話,體現出了閩都文化的深厚底蘊,很欣喜地看到福州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留下了歷史文脈,他將會制作視頻用自己的語言方式對外傳播福州歷史文化故事,讓世界了解福州。 當天上午,參訪團一行還探秘了新店古城遺址。福州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當地的新石器文化。公元前202年,福州成為閩越國首都冶城的所在地,福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由此開始。新店古城是閩越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在1985年文物普查時被發現。1996年—2013年,省、市考古隊先后開展發掘工作。新店古城遺址公園在今年春節前揭開神秘面紗。 在新店古城遺址,參訪團成員親身體驗了福州軟木畫的制作。軟木畫主要用栓樹皮經過精雕細刻藝術加工,構成各種浮雕式、立體的山水、花鳥、亭臺樓閣等風景畫,來自加納的羅伯特·那尼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地做起軟木畫的樹木?!胺浅A瞬黄鸬乃囆g品,雖然很累,但很有成就感?!?羅伯特表示,軟木畫零部件十分精細, 木片好小,又輕又軟,要把握好力道,創作過程中要很有耐心和毅力,很佩服手工藝人對傳統技藝的堅守和傳承。 羅伯特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他曾在華中科技大學就讀,現在是外籍自媒體從業者,他經營的“隔壁老外”抖音,粉絲已達210萬人,他表示,福州是一個很宜居的城市,現場他還學會了福州人常說的一句熟話“七溜八溜不離福州?!薄皝砀V萸猩砀惺艿搅诉@句話的內涵,去過其很多地方還是留在福州好”。 在福山郊野公園,參訪團一行沿著蜿蜒綠意前行,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下了解步道建設的基本情況和福州城市建設新變化。福山郊野公園位于福州市區西北部,是福州近年來打造生態休閑空間的代表性項目之一。步道總長約20公里,連通大腹山、五鳳山和科蹄山。公園將沿線36個重要景觀節點串聯起來,展現了山林鄉野風貌,成為福州人喜愛的網紅打卡地。 據工作人員介紹,郊野福道與福州軟件園、大型住宅區交錯相鄰,20多個出入口方便各處居民進出,沿線還設置親子游園、森林書吧、充電站等設施,充分體現“生態、便民、健身、休閑、共建、共享”的理念。 參訪員一行在兩側郁郁蔥蔥的綠茵古樹中呼吸著新鮮空氣,欣賞一路的美景,感受原生態步道的靜謐和天然氧吧的愜意。參觀完福山郊野公園后,來自新華網的外籍記者安德濡對福州“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印象深刻,“感受到了清新的空氣,環境很優美,在這里生活會很舒適和愜意?!彼f道,整個公園綠意盎然,體現了福建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對人居環境的改善。 此次采訪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中國日報網聯合主辦,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改革開放美好生活”為主題,活動從5月24日持續至28日,參訪團將先后深入福州、寧德、南平、泉州等地,以邊走訪、邊研討、邊宣傳的形式,對福建脫貧攻堅、生態建設、美麗鄉村、文化保護等方面發展成就進行采訪報道和海外傳播,講好中國故事、福建故事,并為7月在福州召開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預熱。 參訪團一行在三坊七巷觀看閩劇演出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參訪團一行在了解三坊七巷的歷史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參訪團成員在體驗軟木畫制作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參訪團一行在新店古城遺址公園參觀采訪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參訪團一行游覽福山郊野公園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