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福州市鼓樓區僑聯供圖) 東南網5月15日訊 5月12日下午,由福州市鼓樓區僑聯、閩江學院僑聯聯合主辦,閩僑智庫閩江學院研究中心、閩江學院歐洲校友會承辦的“深化校地僑聯合作 提升建言獻策水平”研討座談會在閩江學院舉行。 福州市鼓樓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晁旭,閩江學院統戰部部長路琴,省僑聯組織人事部二級調研員吳厚才,福州市僑聯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黃建兵,鼓樓區僑聯副主席林洪、林濱州、陳立波,鼓樓區政協僑臺委主任薛韓,鼓樓區委臺港澳辦主任鄭榕,閩江學院僑聯主席陳成棟、副主席楊杏月,校統戰部辦公室主任林鑫,閩僑智庫閩江學院研究中心副主任黃麗惠、陳栩,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潘輝,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教授張福泉,軟件學院教師黃凱宏,閩江學院歐洲校友會代表張曉東及僑界政協委員、列席區政協會議海外僑界代表、僑團僑領及重點人士等30多人參加活動。會議由鼓樓區僑聯主席林國鈺主持。 福州市鼓樓區僑聯主席林國鈺主持會議。(福州市鼓樓區僑聯供圖) 座談會上,路琴代表校方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今年3月25日到閩江學院考察調研的情形。她表示,召開研討座談會對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調研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地方僑聯+高校僑聯”工作機制有著重要意義。 會上,吳厚才作了主題為《發揮高校智力優勢 提升建言資政水平》的發言,深入解讀了要如何發揮“閩僑智庫”優勢,提升建言獻策水平,并提出了自已的看法和思考。 薛韓介紹了2020年鼓樓區政協提案立案情況,以及僑界政協委員提案情況。他表示,鼓樓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政協提案工作,提案已經成為黨委和政府科學民主決策基礎信息的重要來源和智力支持。 潘輝、楊杏月、黃麗惠、陳栩分別發言,暢談了如何立足自身專業領域,積極建言獻策,寫出具有科學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提案、專報件。 巫望群作為區政協委員代表發言,他介紹說,近兩年來,他的提案主要圍繞如何充分發揮僑海優勢,助推鼓樓區數字經濟發展和加快融入“雙循環”發展格局,并充分發揮自已媒體從業者的優勢,對閩僑事跡進行宣傳報道。他表示,當天的研討座談會對他進一步提高參政議政、建言獻策水平有很好的啟發。 法國福州十邑同鄉會會長石忠勝、加拿大福建華聯總會主席鄭棋飛、福建省僑商聯合會秘書長邱水生、西班牙福建同鄉會常務副會長陳金郭、澳中國際商會執行會長吳方、蒙古國中華福建總商會會長連東升、鼓樓區僑聯海外顧問劉丹蕻作為僑界代表發言,他們表示,今后將更多從自身生活、工作角度出發,思考如何發揮好“僑”的優勢,為地方建設和民生改善建言獻策。 張曉東代表閩江學院歐洲校友會發言,他表示,將不斷深化海內外校友與校友之間、校友與母校之間的聯系和溝通,為助力學校和地方僑聯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陳成棟表示,閩江學院僑聯與鼓樓區僑聯多次開展交流活動,加強了校地僑聯的聯誼互訪、經驗交流、僑界資源信息共享、僑文化研究等方面工作,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智力需求、大學人才需求相對接,很好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黃建兵表示,成立閩僑智庫閩江學院研究中心是新時代發展之需,也是拓展僑聯工作、高校發展之要。他希望校地僑聯能打造好建言獻策的平臺,堅持為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為僑服務、為學校服務,在獻智獻力方面展現新作為。 活動當天,與會嘉賓還參觀了閩江學院校史與應用型辦學成果展,深入了解了學校的歷史沿革、發展現狀、努力方向以及近年來的辦學成果。 據了解,此次活動是鼓樓區僑聯打造的“校地攜手 共建僑鄉”品牌系列活動之一。下一步,鼓樓區僑聯將繼續深化該品牌,借助地方資源優勢與高校人才優勢,搭建聯合發展平臺,在海外引才引智、吸引海外留學生、校企聯合科研攻關、涉僑課題研究、大學生就業推薦等多方面開展更加積極緊密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合作共贏,使該系列活動成為促進校地僑聯事業發展的品牌,開創新時代地方僑聯和高校僑聯工作的新局面。 (福州市鼓樓區僑聯 張玲 趙曉韻) 閩江學院僑聯主席陳成棟現場講解(福州市鼓樓區僑聯供圖) 參觀閩江學院校史與應用型辦學成果展(福州市鼓樓區僑聯供圖) 合影(福州市鼓樓區僑聯供圖) 在閩江學院校訓前合影(福州市鼓樓區僑聯供圖) |